
果爸
果果爸爸,一个喜欢独处的中年大男孩
58
文章
2
评论
-
果果的阿贝贝:一辆白色的玩具警车
还记得果果刚刚开始接触玩具的阶段,车车类对他几乎没有吸引力。亲友们送来各种各样的工程车、小汽车,他也只是看一眼便搁在一旁。当时我还开玩笑地感慨,这小子可能与众不同,居然不爱车,难道天生就注定走一条非典型男孩的成长路线? 没想到不过短短一年多,如今的他已经彻底被“小车车”圈粉,尤其钟情于一辆白色的玩具警车。从早到晚,吃饭、洗澡、外出都要带着,睡觉更是要紧紧抱在怀里。哪怕半夜突然惊醒,嘴里第一声呼唤的不是爸爸妈妈,而是他的“警车”。那种熟稔又依恋的样子,就像找到了可以守护自己的小伙伴。 ... -
孩子太黏妈妈,是不是分离焦虑了?
果果最近这段时间特别黏妈妈,到了有点让人吃不消的程度。只要妈妈在家,他就什么事都要她来做:吃饭要她喂,睡觉要她哄,连玩玩具都要粘在她身边。有时候妈妈在厨房,他就在外面哭着等;妈妈一离开视线,他就焦躁不安。看得出来,果果真的很依赖妈妈,可也确实把妈妈折腾得挺累。这种“只认一个人”的状态,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。其实我们三个人轮流带他,奶奶白天陪的时间最多,我其次,妈妈相对少一些,但果果依然对妈妈最依赖。这让我不禁在想: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“分离焦虑”?我们该怎么做,才能不让妈妈这么辛苦,也帮果果慢慢调整... -
小孩子的性格有办法改变么?
小孩子的性格真的能改变吗?这是个很大的问题。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又回到了果果姥姥家,虽然一路上走走停停、驱车赶了一天挺辛苦的,但到了目的地后,大家还是非常开心。 不过很快我就注意到小果果的表现。虽然他才两岁半,半年前才来过这里,但他对这个地方依然非常熟悉,很清楚哪里有好玩的、该往哪走等等,记忆力真的很棒,这让我觉得很欣慰。 显然,他也记得这里的亲戚和熟人,但他依旧只愿意和以前喜欢的小哥哥一起玩。面对其他长辈的热情招呼,他甚至会低下头、转过身,显得特别害羞。而这些叔叔阿姨舅舅们其实都很喜欢... -
小孩子很容易感冒,有办法改善么?
清明节期间我和老婆回家,一家人都特别欣喜,尤其是不到两岁半的小果果。他一度和我们玩的舍不得睡觉,各种腻歪,很多平常事都不按照他一般的习惯进行了。当天晚上洗澡的时候也是一样,下水穿衣的时候都不耐烦,导致耽搁了点时间受了凉。 没想到,第二天一觉起来他便浑身发烫,似乎是发烧了…好在温度并不算太高,当天仍旧活蹦乱跳。记忆中,小果果比较容易感冒,比如每次流感、新冠都未能幸免悲伤中招。好在,他的成长发育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。 那么问题来了,有办法提高果果的免疫力,让他不那么容易感冒受风寒么? ... -
果果很浑,我们该如何引导教育?
果果已经两岁四个多月了,尽管语言表达仍不够清晰,但我们能感受到他每天都在成长。他会说的词语更多了,表达方式更丰富了,甚至已经能组合出一些简单的短句,这些变化让人欣喜。然而,伴随着成长的,还有一些让我们烦恼的事情。 最近,他越来越“浑”了。只要没能满足他的某些要求,比如想看我们在抖音上传的“果果日记”视频,或者拿到心爱的玩具没能如他所愿,他就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。他会哭闹、扔东西,甚至用手打我们。有时是因为想要更多关注,有时只是因为想要掌控一切。我们试图安抚他,但由于他的语言能力还没完... -
从小学到博士的 77 条学习感悟(转载)
本文整理了一位学霸总结的 77 条学习感悟,从小学到大学,涵盖学习方法、心态培养、学科技巧等方面。内容既有深刻的经验分享,也有幽默的现实洞察,让人读来受益匪浅。希望这些建议能给你或你的孩子的学习之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 1、小学时代如果能写一手工整的字,具有准确的数学运算能力,OK,完美了。对以后的学业生涯够用了,所以尽量给孩子五彩缤纷的童年吧。 2、小学和中学这十二年的学习内容,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(阿基米德啊、牛顿啊、笛卡尔)人类创造的东西,思辨性不高,真的不难。 3、如... -
果果脸部被别的小朋友弄伤了,该怎么办?
大约三周前,果果在广场玩耍时,不小心被一个骑车的小朋友撞倒,顿时哇哇大哭,脸上也被擦破了皮,流出了血。奶奶当时在场,见果果哭了一会儿便渐渐平静下来,考虑到对方也是个小朋友,并非故意,便没有过多追究。 如今,果果的伤口已经愈合,但脸上仍然留有一块明显的痕迹。回想起来,当时伤口看起来并不严重,所以没有去医院处理,但现在这道疤痕是否会长期存在?后续是否需要特殊护理?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,该如何应对? ——这倒应了他爷爷的迷信,说他三岁以前要破相,🤣 1. 小朋友之间的意外如何... -
两岁小孩喜欢用手划拉玩具正常么?
果果最近特别喜欢用手划拉麻将、积木等小物件,每次都弄得噪音很大,东西散落一地。无论是自己一个人玩,还是在大人陪伴下,他都乐此不疲。有时候,即使没有人和他互动,他也会安静地沉浸在这个“划拉”的游戏里,一遍又一遍地重复,每天都会进行很长时间。这个兴趣已经持续了几个月,并且没有减弱的迹象。 这种行为让我感到好奇,也有些疑惑。为什么果果会对这个活动如此着迷?他是在探索什么,还是单纯觉得好玩?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现象,我查阅了一些资料,也结合了自己的观察,整理了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方法。 1. ... -
果果把家里电视砸坏了
果果把家里的电视砸坏了,事情发生得猝不及防。昨晚我正站在饭桌前接电话,也就一两分钟的功夫,回过头一看,果果正挥舞着一个木质玩具,在电视屏幕上狠狠地敲着。我赶紧冲过去阻止,但已经为时已晚。等我打开电视检查,屏幕裂得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。 这事儿算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头上了,以前只是在网络段子里看到别人家孩子干的“壮举”,没想到轮到我家了。顿时感觉脑门直冒火,心里忍不住大喊:“逆子啊逆子!”... -
为什么小孩子喜欢玩“放进去,拿出来”的游戏?
我家果果两岁多,是个小男孩。其实他从不到一岁开始,就对“放进去,拿出来”这样的放装游戏特别着迷。无论是把积木放进盒子、把小球塞进管道,还是把小车推进车库,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能让他玩上很久。如今,他依然乐在其中,似乎从来没有厌倦过。 作为家长,我忍不住好奇:这样的游戏有趣在哪里?果果这种行为正常吗?其实,这种游戏背后有很深的成长学问,它不仅正常,而且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大有裨益。 “放进去,拿出来”游戏在书面表达中可称为 “容器游戏”,它突出了孩子与容器互动的核心特征,即通过反复将物品...
点击查看更多